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在精緻生活導向的時代潮流裡,都市裡步調緊湊的人們已開始重視與大自然的接觸,普遍走向自然的綠色旅遊,視為舒放身心的休閒方式之一。鳳凰谷鳥園擁有活潑靈動的鳥禽生態、豐富多樣的植物生態,以及悠然於山谷間的昆蟲、蝴蝶、魚蝦,都足以讓到園區參訪的遊客們,體驗山林休憩的樂趣,不論是半日遊、一日遊或二日遊的行程安排,皆能達到休閒遊憩的目的。
配合自然地形,規劃配置各類鳥禽展示場,有沿著參觀步道構築鳥籠,提供遊客徒步遊賞鳥禽、聆聽悅耳鳥聲,亦有依傍山勢用鐵絲網籠罩整個山谷的天羅鳥籠,其內部仍保持自然生態景觀環境,並有潺潺流水、樹木花卉、拱橋亭台,遊客可以自由進入鳥禽的生活圈中,實地觀賞鳥類各種生態行為,更在佔地約五公頃的自然賞鳥區,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原則下,設置賞鳥步道、觀鳥設施、誘鳥設備,讓遊客欣賞到鳥類的原始生態行為。
大自然為鳥類的原始棲息園地,在海拔650公尺到850公尺之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內,氣候溫潤、土地肥沃,生長著種類豐富的各類草本、木本或地被等植生花木約150科400種以上,無論作為學校學生在生物教學上的材料或是提供遊客在參觀園區之餘,增進各類花草野生植物的認識,甚或推展大自然生態保育工作,體會青山綠水的益處及自然生態的奧妙,均是良好的資源。
螢火蟲俗稱「火金姑」,全球有2000多種,臺灣約有60多種,鳥園最常見的有黑翅螢、山窗螢、端黑螢、大端黑螢、梭德氏脈翅螢、紅胸黑翅螢、黃緣螢(水生)...等。出現數量最多的時期是在四月至五月中旬,每至傍晚太陽下山後會逐漸出現,最大期為晚上7點至8點,之後到天亮前零星出現。
園區擁有最豐富最天然的生態資源,有著許多種類的昆蟲、植物及野生鳥類,近幾年園區增種了許多蝴蝶蜜源植物及食草, 使得園區的蝴蝶品種與數量增加不少,更豐富了鳥園的多元性!園區常見蝴蝶有大紅蚊鳳蝶、紅蚊鳳蝶、大鳳蝶、烏鴉鳳蝶、無尾鳳蝶、綠玟鳳蝶、青斑鳳蝶、樺斑蝶...等。
園區在秋季有著秋高氣爽的氣候,此時還有蟬鳴鳥叫聲陪伴著遊客們,園區不勝熱鬧啊!銀杏樹與棲樹的葉子更隨著秋風轉黃轉紅,景色實在優美呀!
高山氣候瞬息萬變,雲霧往往在不經意間便悄悄地凝聚在山中。有時白雲繚繞,眼前事物若隱若現,飄逸閒淡的感覺猶如仙境;有時深谷中水氣蒸騰,升上天去便形成雲霧,濃濃淡淡將山林擁抱入懷。 雲的高潔,霧的飄逸,自由四處飄蕩,形成變幻莫測、朦朧神奇的雲海仙境,多麼令人陶醉!特別是秋去春來、季節交替時,山上常常是煙雨彌漫、雲海茫茫,猶如身處仙境。 地面水蒸氣聚集所形成的霧氣,高於我們所在位置者,稱之為雲;繚繞著我們時,稱它為霧;低於我們的位置時,則稱為雲海。它與濕度、溫度、風速、氣壓、氣流等有密切關係。對山岳攝影者來說,看到壯闊的雲海在山巒間翻滾,總令人既興奮又感動。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102年1月1日起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合併,更名為 自然科學教育園區管理中心 生態教育科。 89年10月1日至101年12月31日隸屬教育部為國立鳳凰谷鳥園。 88年7月1日至89年09月30日隸屬文化部為國立鳳凰谷鳥園。 85年5月15日至88年06月30日隸屬文化處為台灣省立鳳凰谷鳥園。 80年7月1日至85年05月14日隸屬教育廳為台灣省立鳳凰谷鳥園。 71年7月31日至80年06月30日隸屬省民政廳為台灣省立鳳凰谷鳥園管理處。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送出查詢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